涇川縣主動適應非公黨建新形勢新任務,以創新理念和創新思維,聚焦孵化體系、組織設置、社企共建、達標創建進行了積極探索,蹚出一條符合涇川實際的非公黨建新路子,有力推動全縣非公黨建提質增效。
一是建立黨建孵化體系,推動“有形+有效”覆蓋。建立“1+3+8+X”黨建孵化體系,即:建成1個黨建孵化中心,發揮孵化黨員、孵化黨組織、孵化黨務工作者3個作用,履行孵化中心8項職責,覆蓋X個非公經濟黨組織。目前,建成集宣傳展示、培育孵化、綜合服務、黨群活動于一體的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孵化中心1個,覆蓋全縣68個非公經濟組織,孵化黨員16名、入黨積極分子30多名,孵化黨務工作者20多名,充分發揮黨建孵化中心、黨建孵化站作用,提升孵化質量,有效擴大黨的組織有形覆蓋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。
二是創新組織設置模式,構筑“集群化+區域化”格局。大力推行非公黨建集群化發展模式,建成以涇川中天環境為紐帶的集群化非公經濟組織黨建示范帶,建設集教育培訓、黨員活動、工作指導等功能為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1處,依托萬美集團、正大飼料等企業,建成城西非公經濟組織集群化發展示范帶,輻射帶動城西28家小微企業、商戶開展黨建活動。建成以南北工貿集團為中心輻射帶動的“紅色商圈”區域化黨建示范區,輻射地域相鄰、產業相近的11家非公企業,打造組織聯建、陣地聯用、黨員聯管、活動聯辦、發展聯抓“五聯模式”的黨建聯合體。
三是加大社企共建共治,發揮“資源共享+優勢互補”作用。引導非公經濟組織在組織建設、資源共享、機制銜接、功能優化等方面主動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,以街道社區為主線,以非公企業、商務樓宇為板塊,通過聯合建、掛靠建等方式,分領域打捆建立聯合黨組織7個,構建上下一體、共駐共建的黨建格局。城市社區黨工委采取“整體聯動、分片負責”的辦法,大力推行網格化服務,21個非公企業黨組織主動參與所屬社區“大黨委”管理,發揮企業人才、資金、信息等資源,主動參與街道社區感恩教育、環境治理、疫情防控、治安巡邏等日常工作,有效破解社區發展難題,著力構建一條步調一致、高效順暢的管理服務流水線。
四是開展達標創建行動,實現“全面規范+重點提升”目標。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“整鄉推進、整縣提升”達標創建行動,按照“兩打造兩提升”思路,對照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六個方面37條標準規范,細化支部達標標準,實化支部達標推進措施,全面部署、扎實開展非公領域達標創建行動。切實推行“十星級”黨支部創評,大力推進爭星晉級,15個非公黨支部全面創評“十星級”支部,有效助力全縣非公黨建再上新臺階。